老旧小区电梯管理难题:居民苦恼谁来管
网友关注:官方:今年拟更新4万余台老旧电梯。随着慢慢的变多的老旧,后续的管理和维护问题逐渐凸显。不少小区面临电梯使用和维修资金筹集困难、管理责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甚至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何对加装电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如今,老旧小区纷纷加装电梯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但电梯使用后的管理问题却让人头疼。比如在越秀区文德路,一个小区加装的电梯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有些当初不愿意出钱的居民现在却想免费“蹭”电梯。为了逼这些住户缴费,小区采取了刷卡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给已经缴费的住户带来了不便,比如外卖员和亲戚访客都需要借卡才能上楼。
维保资金问题也很棘手。比如新港中路的一个小区,电梯用了才一年,后续的维护问题已迫在眉睫。因为很多住户不愿意再出钱,这导致电梯的维护资金难以筹集。如果电梯发生故障,物业公司只能临时找住户们筹集资金,维保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海珠区另外一个小区的物业经理康平也表示,很多老旧小区在加装电梯时没有设立维修备用金,导致电梯每年检查维护变得困难,甚至有的电梯多年未检。
电梯管理的应急问题也不可忽视。康平说,很多小区电梯没固定的值班人员,若发生故障,尤其是人员被困的紧急状况时,无法第一时间救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像文德北路某小区的电梯经常“停摆”,每次修理都需要一些时间和资金,住户们只能每天爬楼梯,尤其是高楼层住户苦不堪言。
老旧是一项惠民工程,但其后续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首先,资金筹集方式需要明确。既然电梯是为了改善全体居民的生活品质,那么每一位受益的住户都有责任参与费用分摊。其次,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比如成立电梯维保基金,确保电梯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最后,有关规定法律法规也需要跟进,明确电梯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主体,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风险隐患。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指引和政策,帮助小区顺利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电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关乎居民的日常出行,更是对整个社区生活品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