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超市过紧日子
高端超市也要过紧日子了。近日,华润万家旗下blt天津大悦城店关闭成了行业焦点,此前blt位于杭州、宁波的部分门店也出现了闭店现象。在北京市场,Olé及blt超市的总数也不过6家。现阶段零售环境对高端超市的挑战不仅限于黄金地段的高昂开店成本,还包括进口商品的泛化、高价格与消费需求脱节、商品独特性被弱化等难点。此外,花了钱的人高端超市的依赖度降低,转而选择更灵活、更具性价比的超市品牌们。
3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凤凰汇购物中心的blt超市以及东直门银座mall的blt express门店。记者观察到,两家门店在工作日的客流量较为稀少,消费者的购物活动大多分布在在生鲜区域。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位于天津大悦城负一层的blt超市已于3月9日正式停止营业,关闭了所有线上和线年的运营历史。
尽管blt超市天津大悦城店未公开具体关店原因,但从整体情况去看,blt业态近年来的发展表现并不理想。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2024年5月,blt杭州城西银泰城店在运营11年后宣布关闭,这也是杭州地区唯一一家blt超市;2024年6月,blt宁波环宇城店也宣布停业。对此,华润万家方面回应称,闭店主要是基于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这一系列关店事件反映出blt业态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面临的挑战。
据了解,blt超市是华润万家旗下的精品业态。除blt以外,华润万家精品业态还包含多个子品牌,其中blt精品超市主打优质商品和专业细致的服务,blt express以核心商圈的写字楼白领为中心,Olé则主要布局在一线、新一线城市,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生鲜产品与进口食材的消费需求。资料显示,2004年,华润万家旗下首家高端超市Olé在深圳华润万象城开业。截至2023年12月,华润万家旗下精品超市全国在营门店总数超120家,截至2024年5月,blt拥有43家门店。
2023年12月以来,华润万家宣布对全国八城九店进行升级,将原本的华润万家超市改造为blt业态。按照华润万家的规划,通过陆续把一些不符合新战略方向的门店,升级为Olé、blt等更符合商圈的高端超市,更好地满足商圈消费者的升级需求,同时进一步拓宽门店的服务半径,能够让我们消费者重回线下门店。尽管华润万家在高端超市业态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接连关店的消息凸显了这一转型过程中的运营挑战。
对于精品超市的发展规划,华润万家方面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华润万家启动了精品超市全业态的整合和品牌升级,以Olé lifestyle、Olé food Hall和Olé supermarket三条产品线服务更多细分人群。接下来,将加速拓展全新的三个产品线门店规模,以全新的品牌矩阵布局目标城市的核心商圈。
blt的曲折发展历史,折射出高端超市在当前零售环境中的“水土不服”。随着花了钱的人高品质商品需求的不断的提高,高端超市慢慢的变成为零售企业竞相布局的重要领域。众多品牌纷纷推出高端业态门店,例如永辉旗下的Bravo YH、大润发推出的大润发Super以及盒马旗下的盒马Premier黑标店等。此外,一些跨界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赛道,如绿地集团旗下的G-super和上海久光百货的Freshmart等。
高端超市业态在初期非常关注,进入零售新阶段,高端超市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新零售受追捧、会员店加速布局等逐步挤压高端超市的生存空间,高端超市的高经营成本和高客单价与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导致多家高端超市品牌发展遇到瓶颈。2024年4月,经营了29年的精品超市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宣布停止所有门店的经营,其发布的告知书提到,“近年来,上海城市超市经营举步维艰,尽管采取了多种自救手段,依然难以为继”。
除此之外,不少高端超市品牌的门店也在不断调整。北京商报记者盘点发现,目前,BHG Market Place在北京只剩下DT51店、蓝色港湾店、北京SKP店等5家门店。而盒马今年的重心转向“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个核心业务,针对高端消费的Premier黑标店的关注度也有所减轻。此外,绿地集团旗下的绿地优选、绿地臻选的门店数量也明显减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目前高端超市主要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进口商品占比较多,其次是商品的价格较高。结合当前的零售环境,上述特点已难以匹配消费者的需求。“过去人们认为进口的就是高端,如今许多进口商品已经泛化,在一些渠道到手价非常低,”陈立平表示,“高端超市不代表价格贵,能为广大购买的人用尽心思挑选商品,针对明确的目标市场提供服务才是合理的思路。”
在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看来,高端超市对周边的客群消费力有着较高要求,“门店周边必须有足够的高端消费群体来支撑”。同时,选址在繁华的商圈、高档社区周边往往带来高租金,加之门店环境打造、优质服务等经营成本,也对高端超市的门店提出一定盈利要求。文志宏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品牌做不到高毛利、快速周转,难免会被市场淘汰。
从目前高端超市的布局可见,繁华商圈或高端社区周边是首选位置。例如,BHG Market Place的北京SKP店及DT51店所处的物业本身就主打高端商业,针对高消费力人群;Olé北京的门店则在金融街、国贸、朝阳合生汇及朝阳大悦城等黄金地段。
文志宏还表示,随着线上购物的便利,许多进口商品也变得十分常见,并且在其他渠道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高端超市的商品独特性也大不如前。此外,以山姆、开市客为代表的会员店崛起,进一步蚕食着高端超市市场,会员店在客群方面的定位与高端超市有所重合,在供应链上的深耕,也使得其在“质价比”上更有优势。
相对模糊的客群划分也是部分高端超市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陈立平认为,高端超市仍然有前景,但品牌们需要对自身定位重新进行判断,“高端超市的客群并不只是笼统的中产阶层,而是要根据生活方式来进行划分、组织商品”。他举例称,日本的成城石井超市面向独居的女性白领客群,专门推出了小包装茶叶、红酒等商品,通过对消费的人喜好的分析锁定客群。
最近几年,只要说起超市,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些想不起来自己上次逛超市是何时了?
12月18日,永辉超市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出售资产的公告。
当几个大股东已对永辉超市失去耐心的时候,名创优品突然杀出,欲以62.7亿元接盘。
1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净亏损14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3.3亿元。
多方消息称,被誉为“中国超市教父”的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旗下的多点数智(Dmall Inc.)正积极评估投资的人对其即将在香港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兴趣。
1月15日,位于福州市海峡奥体中心商业广场的永辉超市奥体店经过50余天的闭店调改,重新恢复营业。
围绕胖东来现象产生的疑问,其核心或许在于:零售业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即规模、丰富度、本地化,三者不可兼得。
永辉超市在业绩和股价方面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这笔超过36亿元的资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叶国富及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后,非常有可能沿着胖东来对门店调改的思路,对永辉超市旗下所有门店做改造,将这个“胖东来模式”复制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