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体零售业态可划分为:百货商店业态主导和多实体并存
按照西方零售业态演化的经验,各种零售业态通常是按阶段依次进入零售市场并发展起来的,但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化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个规律。
改革开放后,除了市场上已有的百货商店业态外,其他新型实体零售业态几乎是同时被引入我国的,这快速缩短了我国实体零售业态的演化过程。因此,我国实体零售业态的演化历程可划分为百货商店业态主导和多实体业态并存两个主要发展时期。
(1)百货商店业态开始萌芽。19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就引入了百货商店业态,第一家百货商店——秋林公司诞生于1900年,由前苏联资本家在今天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投资创立。
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百货商店业态虽然得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发展,但只局限于上海、哈尔滨、广州和天津等极少数大城市,在全国其它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百货商店几乎没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零售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只来源于生产领域,只有直接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零售环节的经营活动并不创造价值,也不给社会增加财富,只是充当着物质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渠道,将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进行最终转化和实现。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零售产业的定位主要是稳定物价、保障供给,且以保障供给为主,流通领域形成的是“三级批发,一级零售”的商品流通体系,零售业态主要以农村的供销合作社和城市的国营百货商店为主,专业店、食品店、杂货店和寄卖商店为辅。
供销合作社负责农村的零售业务,国营百货商店负责城市的零售业务,且供销合作社和国营百货商店的数量、规模、网店分布、进货渠道、经营内容和销售价格都是在相关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确定的。
由于商品供应短缺,几乎不存在市场之间的竞争,市场属于供销合作社和国营百货商店垄断的卖方市场,各零售业态绝对没“顾客至上”的意识,管理、服务水平普遍低下。
因此,国营百货商店发展非常缓慢,除大城市外,中小城市基本上只有一个国营百货商店,数量偏少,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这一段时期的零售业态基本没发生变化,形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业态结构。
(2)百货商店业态逐渐成长。首先,批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原来僵化固定的三级批发体制被打破,零售产业由以行政手段层层分配调拨商品的运行机制向多条流通渠道和多种经济成分的新运行机制过渡。
其次,零售企业的改革也逐渐深入,通过实行利改税、经营承包制和利润留成制以及出台针对性的市场政策,零售企业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国有零售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逐步的提升,零售产业的活力渐渐被激发。
在此阶段,一方面,我国商品制造产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商品产出效率逐步的提升,生活日用品供应逐渐丰富。另一方面,在经历了长期的商品匮乏时期后,人民对改善生活品质的愿望无比强烈,市场需求旺盛。
因此,市场总体上还是属于卖方市场,即使是当时售价比居民正常收入高的多的耐用消费品也是供不应求。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提高,购买力增强,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购买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的高峰,而当时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主要销售经营渠道正是百货商店,在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作用下,我国各城市的百货商店效益普遍较好,零售产业成为了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产业。
百货商店的数量也因此大幅度增加,一时间我国出现了“大商场热”,不仅原有的百货商店积极投资改造扩建,其他组织也竞相筹建大型高档商厦,百货商店的经营规模明显扩大,仅1986-1990年,我国大型百货商店开工建设的数量就达到了前35年建设的总和。
同时,以国有大型百货商店为主体,零售公司开始尝试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一批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股份制零售公司集团。这一时期的百货商店开始关注顾客的消费需求,对“顾客至上”的理念有所理解。
(3)百货商店业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其他实体零售业态开始成长。1992年7月,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和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六个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零售产业对外开放的首批试点地区和城市,允许外资以规定的形式进入零售产业。
从此,我国零售产业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零售产业的政策性进入壁垒大幅度下降。
百货商店业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从维持基本生活型消费逐步向初级享受型消费转变。
消费水平的转变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买方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已初步在百货商店管理者和服务员的日常销售活动中树立起来,计划经济时代脸难看、服务态度不好的情况巳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为了优化购物环境,吸引消费的人,许多百货商店开始安装中央空调、设置自动扶梯、改善照明条件、美化内部装饰等。这段时期也被称为我国大型百货商店的“黄金发展时代”。
一方面,我国的零售市场还没有完全对外资开放,国外实力强大的零售企业还没有全方面进入我国零售市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零售市场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零售产业的大部分经营模式和业态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传承下来的,各类新型实体零售业态还处于萌芽阶段,竞争力不强。
因此,这给当时最具规模的百货商店业态提供了一个独有的发展环境。据统计,1992-1996年,我国大型百货商店的营业收入平均以21%的幅度递增,利润增幅最高达64%。1995年,全国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大型百货商店达到624家,是1991年的6倍。
其他实体零售业态开始成长。这一段时期,由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积极介入,出现了对百货商店的“挤出效应”,大型百货商店开始瘦身,部分经营业务被剥离,其商品流通主渠道的功能也逐渐降低。
例如,原有大型百货商店的家电业务和办公用品业务开始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家用电器连锁店和办公用品专门店。大型百货商店分离出这些业务后,开始探索“市场细分+品牌”的专业化发展模式,渐渐的成为了高级服装、鞋帽等商品的主要经营者。
另外,外资的进入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上的水准,百货商店的经营方式也开始慢慢分化,逐步呈现出大型百货功能化、中型百货超市化、小型百货私营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各大中城市陆续慢慢的出现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市场等多种零售业态。尤其是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出现使得城市零售网点的布局更加合理,从而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
(1)百货商店业态日趋成熟与其他实体零售业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04年12月11日前,流通领域的改革已初见成效,买方市场的格局己经形成,“顾客至上”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各零售企业不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努力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定期的举办各种让利活动。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百货商店业态日趋成熟,其他实体零售业态也得到快速发展。
百货商店业态趋于成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无论从营业面积还是数量上看,我国各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店已经呈饱和状态,部分城市甚至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百货商店间的竞争开始加剧。
为了吸引顾客,占领市场,各百货商店除了开展降价活动外,还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首先,百货商店开始强调市场调査与分析,并借助各种科学分析工具来研究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之后结合自己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制定清晰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其次,百货商店开始注重管理效率的提升,很多百货商店通过模仿外资零售企业引入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等现代化的管理和结算工具,以减少相关成本,使得商品的零售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再次,百货商店不仅加强员工的日常培训,以提升服务质量,而且充分的利用店铺的装饰和设计来展示企业的经营风格,以便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此外,在这期间,我国各大城市中的一些著名百货商店相继倒闭,如北京市的富祥行百货商店、广州市的国丰百货商店、天津市的亚细亚百货商店等。经过持续的调整与整合,我国百货商店业态开始趋于成熟。
其他实体零售业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完备与深化,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制度、政策等都基本上退出了流通领域,大约从1995起,我国零售产业逐渐步入了市场调节、自由竞争的繁荣发展阶段。
由于此时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会员店、仓储店、便利店和折扣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不断地被我国零售产业引进、学习和模仿,因此,市场上零售业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单一零售业态的零售企业比重持续下降,多业态零售企业比重一直上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