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商业项目这样做业态布局与动线规划!
规划设计的第一步,是梳理建筑的各种功能空间的关系,绘出功能关系图。商业项目之不同,在于各种业态之间并无直观的工艺流程关系,甚至项目设计之初,根本就没有确定业态设置,仅只是限定了规模,这就要求建筑师必须对各种业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各种业态的功能、档次以及价值贡献,如此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布局。
商业业态包括百货、超市、精品区(服装、箱包、珠宝、饰品、食品、化妆品、文体用品等)、专业卖场(家居、家电、建材、配件等)、生活配套服务(美容、美发、美甲,药店、花店、杂货店、干洗店、宠物店等)、餐饮、娱乐、体育、教育、休闲、文化……我们常把这些缤纷多彩的业态大体分为零售、休闲娱乐和餐饮三大类,这三大类业态的面积比例在商业综合体中往往各占约三分之一,依据项目定位和经营情况略有调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商业是相同。我们得知,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区往往是同类业态聚集到一起——自行车一条街、五金配件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等,因为聚集效应能提供顾客同类商品多品牌的比较和选择,以此来实现整体竞争力,达到共赢。商业综合体内不同业态类型对环境气氛的要求或者说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并置则显得格格不入杂乱无章。较容易理解的是动静分区,避免冲突干扰。所谓动,就是那些追求活力和动感的运动、娱乐的业态,如滑冰场、电玩、歌舞厅等,所谓静,就是追求舒适、安静和优雅气氛的精品服装服饰、珠宝等。规划首先将业态性质归大类,比如万达广场的模式,一般会分成百货楼、娱乐楼,另外有些休闲配套类的归入时尚楼,或者叫综合楼,有的专门设个超市楼。
一般规模的商业项目大体应该有一个目标消费群,该消费主体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以及对应的品牌档次相对明确,在一个商业项目内并存高档和中低档消费业态的并不多见,有些项目则因为规模较大,或者服务半径内客源不足等原因,安排了不同档次的业态。这就一定要注意加以分区,否则低端业态拉低了高端业态的环境品质,带来的无效客流也是对高端业态的干扰。如精品百货,不希望距离超市入口太近,特别是国际奢侈品牌,一定要独立一个区域,不受其他业态干扰。例如合肥包河万达广场是万达首次引入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都集中在首层独立的区域。
不同业态可接受的租金水平是不同的。通过研究一些项目的租金情况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超市行业的毛利很低,经营在于大客流和货品的快速周转,其能承受的租金低,一般设于地下或者位置不太好的区域,首层最好的位置都是给租金高的服装服饰珠宝。除大品牌的洋快餐外,餐饮的坪效较低,一般设于高楼层。大部分健身休闲娱乐业态的租金也不高,且多数属目的性消费,宜安排在较背的位置。在规划阶段,应依据用地条件,对各方位的租金进行预判断才能合理布置业态,并设计为相应的空间尺度和环境条件,比如与地铁相连的地下层,其租金往往不比首层低。
正如影城的爆米花、KTV的酒水都是商家重要的利润点,这是利用消费关联的缩影。在商业综合体中,我们常看到娱乐与餐饮互动、儿童娱乐教育与儿童服饰和玩具零售的互动、运动健身馆与运动服饰和户外品牌的互动等形式。在空间布置上,深圳万象城将滑冰场设在中心位置,餐饮布置在周边,不但是为带孩子训练的家长提供了休息的场所,有滑冰表演可以欣赏成为餐饮最大的卖点。
利用主力店布置最大可能地给随机性消费的商户带来客流,是商业综合体规划的关键价值所在。将聚客能力强的主力店,如百货、超市等设于主动线的两端,防止盲肠区;将目的性消费业态置于高楼层或地下商业经济价值偏低的位置,尤其像影城这样大客流的主力店拉动客流。另外,从这一角度考虑,纯目的性消费的专业卖场,如家居建材与购物中心的其他业态互动关系很弱,如果不为制造总规模、消化总面积,引入的意义不大。
从顾客需求的角度考虑业态空间的安排,如超市需要与停车场及公共交通顺畅衔接,使小推车平层或者通过自动步道到达车位,一般设于地下一层能解决这个流程问题。石家庄勒泰中心是一个即将开业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不但有近20万平方米的大商业,还有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级公寓等物业类型,设计在商业裙房内嵌入了一个小教堂,将餐饮、酒店宴会厅、客房和小教堂连接起来,使相关业态很好地满足了当今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婚礼庆典需求。
有了业态大体上的布局,就要以动线规划把业态空间串起来。一个商业综合体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客流、数以百万计的货品或服务及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其中流动,因此动线设计是超级复杂的。商业动线可大致分为客流动线、车流动线、后勤流线、货品流线、垃圾流线、信息流线等。动线规划是以尽量少地占用租赁面积的情况下,使人、车、物在商业空间内外有序流动,避免相互交叉干扰,还是提升商业综合体品质和价值的关键手段,这主要依赖客流动线、有机疏解。
商业综合体的客流量巨大,万达广场通过电子计数器统计的数据,一个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左右的万达广场,日客流量在3万人左右,开业当天甚至达到20多万人。为避免客流过度集中拥挤,要充分的利用交通条件,合理地与外部交通衔接,使客流比较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方位、各个楼层,同时实现商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规划还可有意通过下沉广场将客流引入地下,并给地下空间带来采光、绿化等条件,提升地下的商业经济价值。如深圳万象城一端的下沉广场,给地下一层带来熙来攘往的客流;再如益田假日广场地下三层为两条地铁的换乘站,3个地铁出入口与益田假日广场商业零距离接驳,地下还设有大型公交换乘站,利用地形南北高差使商业形成了多个首层。
一个优秀的购物中心,其内部空间设计应该是既丰富多彩又浅显易懂。如果顾客在体验新奇的同时失去了方位感,就会产生烦躁情绪,不愿多停留而专注于找到出口。
在方位感认知上,设计应力求通过空间自身来引导,导向标识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应尽可能简洁而不过多吸引顾客的视线。方位感是顾客对方向和位置的两方面感知。商业的动线应该以一个清晰的公共空间骨架穿起经营空间,明确各入口、主力店之间的对应关系,使顾客容易掌握大的方向,再赋予不一样的区域、不同楼层各自特点,利于识别自身位置。
实际上,均好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是标准的百货布置,也存在边厅、中庭次边厅、中岛不同位置的价值梯度。如北京三里屯Village项目是一个松散开放的布局,流线较为自由、匀质,但是明显存在不同位置商户经营状况的差异。这里谈均好性,主要强调的是动线组织不能产生遗忘的角落,即经营死角。好的内部交通设计能使不是处于“金角银边”的商铺也能得到充足的客流。对于进深比较大的区域,设计如果仅仅采用一条支通道引过去,即所谓的盲肠路,往往起不到效果,易产生死角。
一般来说,对于主动线无法照顾到的区域,能安排一些主力店,也能够最终靠空间设计将客流吸引到纵深区域,比如澳门威尼斯人酒店,是一个庞大的集酒店、娱乐场、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体,单层面积达10万平方米左右,其动线组织通过位于中心的漂亮中庭将人们引到中心,成为贯通多种业态的枢纽。
指的是动线上商业气氛的连续性,上述均好性如果出问题就影响到连续性:一旦购物中心出现死角,商户经营不下去而关门,该区域的商业气氛将大打折扣,商户关门就像瘟疫一样向周边蔓延。动线的连续性重点是动线走向与业态配置使空间氛围连贯、渐变,体现出商业空间组织的逻辑,反映出来的就是动线的界面:店面、橱窗展示的设计要连贯并且协调,不宜有超过10米的实墙面,不要连续几个大的商户占了太长的界面而显得枯燥,不要有完全不相关甚至排斥的商户相邻布置在主动线边,更不要阴阳街的出现,即通道只有一面店铺。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商业项目慢慢的变多,舒适性慢慢的变成了购物中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客流动线充足表现对顾客的关怀,以方便顾客为第一要务。首先,动线设计应对客流规模有清晰的预判,避免瓶颈的地方过于拥挤。比如超市的入口缓冲区域应该有多大,超市的存包、手推车设在哪里,采用扶梯还是自动步道。再如影城的大堂面积标准、散场通道的宽度等。同时,在恰当的节点设置必要的服务设施,比如,免费休息区或者咖啡吧、电梯厅、卫生间、母婴室、吸烟室的设置等细节都能体现人性化关怀。
过去,为争取客流经过,更多的店铺故意将有消费关联的主力店布置得比较远,而新的设计理念已经在强制性引导与自由选择的舒适性方面重新寻求平衡,从自动扶梯的设置上就可以读到这点:平行式扶梯使连续上下楼层的顾客在每一层都必须绕个圈,其目的是为了让顾客尽可能经过更多的商铺。但在日本的商场,也是因楼层数多的原因,基本都采用剪刀式扶梯设计,使顾客跨越楼层更方便,反而更增加了顾客返回的可能性。来自瑞典的国际连锁家居卖场宜家采用单一引导动线的设计,非常高效,在空间安排上处处体现了以顾客为本的舒适性一面:顾客首先会经过一个大堂乘扶梯到达顶层,在扶梯缓缓上行的过程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有关宜家商品布局、促销等信息,让顾客心里有数。推上购物车,顺着指引进入商品展示区,安排有各式的样板间以及可以自由组装的家具模块,让顾客体验DIY的乐趣,大件商品只需记下货号便可到后面的仓储区自取。中途安排一个大的自助餐厅,喝点咖啡的时间能回味一下经过的商品,细细打算一下要买什么,再次进入商品展示区进行“挑选大战”。然后到达仓储区,按货号寻找自我的商品。这种自助的理念因高效灵活和环保而被顾客广泛认同。出了收费口,很多顾客已经疲惫并且腹中饥饿了,正好就可以在一个开放式的自助快餐厅试试瑞典风味。在餐饮区稍稍休整之后,可以推着小推车直达地下车库或出租车站。整个流线张弛有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调整,其动线设计手法已经成熟。
这里主要指动线空间尺度的视觉感受。不一样的购物中心和不同的业态区域要规划尺度合理的购物通道,避免客流高峰时过于拥挤或由于通道过于宽敞给人冷清的感觉。
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进化和消费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以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对消费升级的新要求,已经对商业项目的建造和运营提出了慢慢的升高的要求。而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应用也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这些都给传统购物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商业综合体理应更加重视鲜明主题的营造和顾客的情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