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2025年起职工退休执行新办法!“法定退休年龄+最低缴费年限”十问十答来了!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政策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已经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企事业参保职工将执行退休“新办法”。
所谓“新办法”,简单来讲包括3个方面:其一,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改革;其二,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的调整;其三,“弹性退休制度”同步落地执行。
近期,关于职工退休的新规定,笔者在后台也收到了不少网友的私信,诸如:法定退休年龄怎样延迟?灵活就业能否弹性提前退休?怎样区分女职工和女干部?接下来,本文将围绕“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最低缴费年限调整”10个热点问题展开详细的介绍,希望我们大家多了解。
①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采取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方式,由60周岁逐步调整到63周岁。其中,在2025年1月1日~2039年12月31日的15年改革周期内,法定退休年龄为原6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月数;2040年1月1日之后,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3周岁。
②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也采取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方式,由55周岁逐步调整到58周岁。其中,在2025年1月1日~2039年12月31日的改革周期内,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延迟月数;在2040年1月1日之后,法定退休年龄统一58周岁。
③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采取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方式,由50周岁逐步延迟到55周岁。其中,在2025年1月1日~2039年12月31日的15年改革周期内,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0+延迟月数;2040年1月1日及之后,法定退休年龄则统一为55周岁。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普通女职工的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干部、女管理人员、女技术人员的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通常情况下,会依据女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岗位和工作职责)作为标准来划分。比如,女性参保人员申请退休时劳动合同签订的岗位或者所在岗位为管理、技术岗位的,则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并逐步延迟到58周岁;若申请退休时劳动合同签订的岗位或所在岗位为生产、操作或服务岗位,则属于普通女职工,其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延迟的月数。
在《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当中,国家明确强调,自2030年1月1日起,计划用10年的时间,并采取每年提高6个月的方式,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慢慢地提高到20年。也就是说,对于最低缴费年限的调整国家设有5年“缓冲期”,在2029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仍为15年。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相关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若选择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自2025年1月1日起,每4个月延迟1个月,男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由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则是由55周岁逐步延迟到58周岁。
据悉,在《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当中,国家对于弹性退休的条件进行了明确。其中,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则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离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不超过3年,且不能低于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职工弹性提前退休的时间为60/55/50周岁~60/55/50周岁+延迟月数。
比如,某男职工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为62岁1个月,若其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则要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且不能低于原6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
按照规定,职工达到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即“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月数”,则可以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选择弹性延迟退休,延迟的时间距离新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并且,弹性延迟退休需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
比如,1977年9月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7周岁,对应时间为2034年9月。若其能够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并选择弹性延迟退休,那么其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的退休时间为57周岁~60周岁。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该女职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需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即最低需参保17年6个月。
答案是不需要。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内容,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则要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比如某职工选择在2035年6月弹性提前2年退休,则其要达到最低18年的累计缴费年限才能办理退休手续。不过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虽然职工在合乎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无需经过企业同意,但依规定,其需要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企业不得强制其选择退休年龄。
在弹性退休制度下,参保职工若想要选择弹性延迟退休,前提是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那么,如果企业不同意职工弹性延迟退休,该怎么办?无疑,虽然弹性退休坚持自愿和灵活的原则,但是若用人单位不同意职工弹性延迟退休,则参保职工只能按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
不少职工还担心一个问题,即若选择了弹性提前或延迟退休,养老金究竟何时发放?比如说弹性提前2年退休,是不是必须要等到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呢?显然不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无论职工选择弹性提前或延迟退休,基本养老金待遇均会自参保职工完成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开始发放,并不会因为退休时间提前了,而非等到法定退休年龄才发放。
众所周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和激励机制,即缴费金额越多、累计缴费年限越长,则退休之后基本养老金的水平越高。那么问题来了,若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基本养老金待遇会打折吗?显然,答案也是否定的。一方面,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不会低于原来的法定退休年龄;另外一方面,最低缴费年限也不会低于之前规定的15年。所以,无论是男女职工即便是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基本养老金也不会打折。
以上便是与“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和“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有关的10个热点问题,可以说每一个问题都与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多多了解有关法定退休年龄和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新政策规定,并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选择性价比相比来说较高的退休时间点。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