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有了“身份证” 北京316万台电梯将“一梯一码”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电梯保有量已突破31.6万台,使用15年以上的居民住宅老旧电梯达到4.5万台。
今年上半年,本市对2100多台电梯进行“体检”评估,年底之前将再评估2000台电梯。明年计划对全市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全覆盖。
到明年4月,全市共计31.6万台电梯将全部加贴数字“身份证”,实现“一梯一码”。
明年4月前,全市共计31.6万台电梯将全部加贴数字“身份证”,实现“一梯一码”。维保人员在进行电梯维修保养时,须先扫码后维保,避免维保“造假”;市民则可以扫码对所乘电梯的维保情况做监督,防止电梯超期未检。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本市8万台老旧电梯将率先实现“一梯一码”。
北京是全国最早安装电梯的城市之一。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电梯保有量已突破31.6万台,使用15年以上的居民住宅老旧电梯达到4.5万台,居全国之首。
位于通州的新华联家园,是一处建成于2000年初的小区,在小区电梯间和电梯内部,最近都贴上了附带电梯编号和二维码的公示牌。市民用手机扫描牌子上的二维码,电梯基础信息、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信息、维保负责人和联系方式、检验信息等内容都能在手机中显示出来。如遇紧急突发情况,乘客扫码还能快速了解24小时救援电话、被困指引视频等信息,可通过扫码快速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有关部门接报后将通过系统后台第一时间定位电梯的具置,及时准确掌握电梯的相关信息,快速组织救援。
维保人员对电梯来维护保养时也要扫码,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和位置定位自动做验证。在对电梯进行维保的同时,工作人员要将详细的维保内容和现场维保照片上传至“北京市电梯智慧服务平台”,形成电子维保记录。通过上传的信息,监管人员则能够一键查阅过往维保记录,全程实现高效的非现场监管,既避免了维保造假等问题的发生,也能够减少频繁检查对企业的打扰。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本市正在推动电梯“一梯一码”试点,如同为每台电梯附上了专属的数字“身份证”。今年年底前,本市8万台老旧电梯将率先完成“一梯一码”安装;到明年4月,全市共计31.6万台电梯将全部加贴数字“身份证”,实现“一梯一码”。
在海淀区稻香园南社区,一些电梯已经使用了20多年,但因维护保养得当,电梯的整体使用状况良好。过去,电梯发生问题主要靠居民或者保安人员发现之后上报。如今,物业工作人员和电梯维保人员的手机中,都安装了可以每时每刻监看电梯使用状况的小程序,一旦电梯出现故障,小程序会立刻发出预警。这套系统,就是本市首个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
2015年,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始试点建设“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目前,加入系统的物联电梯数量已达10020台,基本上覆盖了海淀区1/4的电梯设备。系统不仅能监控电梯运作时的状态、电梯品牌、梯龄、分布场所、故障类型等各种信息,还能实时发布预警,向系统来进行故障和隐患反馈。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全市电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老龄化等问题造成故障隐患增加。为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住建委等部门出台了“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问题解决方案”,聚焦群众诉求集中、故障隐患突出点位,制定了22项工作措施。目前,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监管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共受理电梯诉求2.4万件,较去年同期下降33%。
今年以来,通过电梯抽检,本市已消除了2600余项电梯安全风险隐患;对22起虚假维保的严重违法单位做了公示警告处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专门制定了电梯安全评估指引。今年上半年,本市对2100多台电梯进行“体检”评估,年底之前将再评估2000台电梯;明年计划对全市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全覆盖。
市市场监管局还和住建部门一起出台了《住宅老旧电梯应急更换程序指引》,如果电梯存在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即可启动应急程序,对电梯进行更新和更换。
《住宅老旧电梯应急更换程序指引》面向的是本市住宅物业管理项目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时间超过20年、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准则规范》GB75881995及更早标准制造,且运行故障率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在用老旧电梯。当电梯定期检验报告结论为不合格且有一个以上重点检验项目不符合,发生危及安全使用情况时,可申请应急支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电梯更换,不需要业主共同决定,快速缩短了电梯更换时间。
记者了解到,按照指引的规定,无论物业、业委会还是相关业主,都可以提出电梯更换申请。街道也可以因应急抢险指定本居住小区的物业服务人、业委会或相关业主任意一方作为申请人提出申请。考虑到电梯更换涉及金额大而且流程长,指引提出,可以由专户管理银行免费向申请人提供第三方监理、结算审价服务等有关事项,加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管理的同时,也减轻业主全流程管理的负担。 北京晚报记者 张楠